2019年12月28日,由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承办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术研讨会系列之分论坛二:金融发展与供给侧改革在红楼3号楼210会议室隆重举行。该论坛分上半场和下半场进行,由我院刘轶教授主持,共汇报了来自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的6篇高水平论文。
首先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袁歌骋助理教授就论文《家庭部门债务扩张会抑制未来经济增长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进行报告,并由西南财经大学张琳副教授进行评论。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发现家庭部门债务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单一的“门槛效应”,家庭部分债务扩张对未来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先促进后抑制的“门槛”作用,同时在样本期间发现金融发展水平提升较多、城市化率增加更大和收入水平增长更快的经济体家庭部门债务扩张对未来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先促进后抑制的“门槛效应”,而金融发展水平提升较少和收入水平增幅较低的经济体家庭部门债务扩张对未来经济增长不存在明显的 “门槛效应,此外城市化率增加较小的经济体在越过门槛值之前对未来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
湖南大学胡月博士就论文《Can Rural Commercial Banks Support County Economies Better? A Quasi Experiment from the Joint-Stock Reform on Chines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进行报告,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瑞桐博士进行评论。胡月博士等在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背景下探究了RCBs在服务县区客户方面的贷款定价优势,同时采用了时变DID方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的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与区域模型的交互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影响的异质性,实证表明在基于银行贷款定价的比较优势原理,RCBs能更好的支持县域经济,同时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加大资金储备力度,大力推进县域信贷支持,同时这种积极作用在不发达的县区、农业省份和财政较为发达的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中央财经大学的邱亦霖博士就论文《供给侧异质性与中间品贸易:金融危机视角的实证分析》进行汇报,由湖南大学罗鹏飞助理教授进行评论。邱亦霖博士等以金融危机为切入点考察了中间产品进口对纯内销企业总产出的差异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供给冲击的影响,中间品进口对纯内销企业总产出的正向作用明显减弱,结合上下游产业链分析样本期间纯内销企业上游行业产能削弱了中间品进口对于企业总产出的正向边际作用,同时增强了对企业总产出的正向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间品供给所带来冲击的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张琳副教授就论文《经济增长的中国经验:开发性金融与金融分权》进行汇报,由湖南大学李晋娴助理教授进行评论。通过建立包含开发性金融在内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发现由于开发性金融本身对资本积累具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因此形成了开发性金融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到“U”型关系,适度的金融分权有利于我国现阶段开发性金融的增长效应,同时利用开发性金融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拓展静态面板门槛模型和本文创新性提出的用于动态面板门槛估计和假设检验方法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最优的开发性金融规模,同时政府向市场的金融分权有助于提升开发性金融增长效应,开发性金融作为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支持地方公共投资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地方经济发展存在促进和挤出的双重效应。
湖南大学杨佩玮硕士就论文《融资与市场发展、企业金融化与实业投资》进行汇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袁歌聘助理教授进行评论。指出金融市场发展增强了金融收入的挤出效应,直接融资市场发展增强金融收入的挤出效应更大。另外,金融市场的发展未能有效降低企业外源融资成本,反而弱化了外源融资对实业投资的支持效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能够促进企业扩大实业投资,但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却使得经营利润或者闲置资金脱离主业,最后,股权激励会强化管理层逐利动机,强化挤出效用。
湖南大学罗鹏飞助理教授就论文《银税互动模式下中小微企业投融资及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研究》进行汇报,由中央财经大学邱亦霖博士进行评论。在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两种政策情形下构建银税互动模式下中小微企业投融资结构化模型,分析了企业各未定权益的价值以及企业最优破产水平和投资水平。首先通过数值分析,从企业最优投资水平、企业破产水平和企业价值角度对比在税收补贴和减免两种政策下民间借贷和银税互动模式的差异,同时探究了银税互动模式下信贷乘数的设计问题等,结论表明与民间借贷相比,银税互动模式加速了企业的投资,减低了企业的破产概率,提高了企业价值,同时发现银行应该对波动率较低的企业采取宽松的信贷政策,而对波动率较高的企业采取紧缩的信贷政策,此外发现财政补贴比税收减免更可能受企业青睐。
读研在金统
金大团